• “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机制实证研究—以高职旅游专业为例
  • 日期 : 2006-09-01    

    “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机制实证研究—以高职旅游专业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跃西 杨  林 谭春霞
        (1.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浙江金华321007)

        摘要:从高职旅游专业的实践来看,落实“就业导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采取系统化措施,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这些措施包括:实施就业导向,确立岗位目标,构筑培养方案;强化课程对接,优化管理体系,确保教学效果;切合企业需要,融入职业技术,开展应岗实训;联结无形资产,强化过程管理,合作培养人才;强化职业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扩大辐射效应。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专业;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机制;分流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6)07-0036-03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摸索出一种新型高职旅游专业产学研合作机制。概括起来,就是围绕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从教育教学系统优化人手,构建“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机制,实施分流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一、“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内涵
        (一)招生、就业、教学、科研与基地一体化
        招生、就业、教学、科研与基地是教育系统的5个关键要素。科研是龙头,教学是中心,招生是前提,就业是导向,基地是依托。通过校企联姻和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及重点生源基地的建设,在互利互动过程中促进教学与科研工作,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二)企业、社会、教学空间一体化
        为了提高师资质量,需要将引进师资与培养师资结合起来,启动“组合式师资培养工程”,即教授——讲师——助教分层指导,组合培养,整体提高。特别是要求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担任业务指导,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任课,防止师资校内流失和浪费。
        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求在加强“学习量”的管理的同时,更注重“学习质”的有效管理。将理论课考试、创造能力考查及实践课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监管与激励i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能力。
        学校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要素的设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市场需求来进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教学调控系统,包括预警系统、反馈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以确保先进与高效,避免学校与社会相割裂的经院式教学方式。学校应该突破自我封闭的办学方式,成立由教育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界知名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教学系统要素的设计提供咨询和指导。
        企业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方面企业资源为学校所利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三)课堂、课外、假期教学时间一体化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外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形式有:专家和教师的学术报告、知识讲座以及学生组织的学会、协会和兴趣小组等。假期教学是学校教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教学,结合自己的兴趣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各自的专长与特长。其教学方式是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精心策划和选题,也可通过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切实培养与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学校可以以系为单位对调研成果进行评比与奖励,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将有应用价值的成果推向社会,使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得到社会承认。
        (四)户学研教学过程一体化
        产——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来说,除了能够积累实践经验外,还可以发现和解决生产经营中一系列问题,弥补学校教育不足。
        学——教学内容设计要反映时代特点。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适用性,教学方法要注重教学效果及其可推广性,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知识传授的高效、便捷。
        研——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选题面向社会经济实际,特别是企业的应用性课题。
        教学工作在产学研一体化层面上与社会经济的密切整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机制,使教育教学系统的创新功能得以实现。为更好地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建设与专业培养计划相配套的实习基地,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创办经济实体。
        (五)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一体化
        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协调机制,•密切地方重点产业与地方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加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建设力度,促进地方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的互利互动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二、“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分析及培养思路
        (一)动力机制
        产学研合作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供求动力机制:产学研合作是校企双方的共同需要;统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开发与人才培养,共同构建合作平台。
        优势互补机制:创造优势是满足合作需求的前提与基础,优势互补可以实现成本节约。
        人才互动机制:围绕人才互动与培养展开合作,构建兼职教师队伍与培养“双师型”师资。
        教学渗透机制:文化渗透、管理渗透、技能渗透,均是双向渗透。
        技能创新机制:促进技能创新,构建创新平台。
        合作深化机制:合作是一个动态过程,向多层面、多边、多元化合作不断深化。
        项目拓展机制:项目是合作的惟一载体,必须依靠多要素组合不断开发新项目,实现项目滚动拓展。
        互利多赢机制:产学研合作必须有利于企业和学校,有利于教师、学生和企业员工。
        考评激励机制:合作的深度、广度、频度评价。
        (二)“分流培养”思路
        所谓分流培养,主要体现在“宽基础、强技能、可分流”3个方面。
        宽基础。学生按大类招生,对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课、公共课实行统一要求。按照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精心构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以及相配套的考评指标体系,使学生在思想品德、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强技能。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高年级教育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及学校现有教学条件,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基地,有计划地扎实开展实习教学工作,按照社会需要强化技能培养,实施特长教育,使受教育者尽快成才。
        可分流。根据社会需要及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可以自选专业,在同一专业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方向;允许在校学生保留学籍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合理、合情、合法的分流,精心培养学生的专长与特长。
        分流培养,可以有效地解决学校培养的阶段性与社会需求即时性的矛盾,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与生源市场需求的矛盾,使学生不至于一入学就“定终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毕业后失业的风险。
        三、“五位—体’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实证研究
        (一)实施就业导向,确立岗位目标,构筑培养方案
        实施就业导向,就是围绕就业来制定教育教学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必需、够用”为度。
        确立岗位目标,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分流和选择的机会,实现因材施教。旅游专业是专业名称,涉及旅游行业的职业岗位是相当庞杂的,大体上可以分为管理岗位和服务岗位两大类,
        实施就业导向,确立岗位目标,构筑旅游专业培养方案,既要求给予学生比较厚实的专业与人文基础,又特别强调专业(岗位)技术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强化课程对接,优化管理体系,确保教学效果
        近年来,学院在构建特色班级、特色课程体系及强化课程对接以及创建特色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针对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是浙江省的情况,将旅游地理学进行了创新与对接,将旅游地理划分为资源地理、客源地理和产业地理三大部分,编著出版《浙江旅游产业地理》教材,配套进行相关内容的野外实习和考察。配合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开设《旅游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课程,配套开辟生态旅游实习基地,强化生态意识培养和旅游生态技术普及;为适应旅游产业信息化,开设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配套建设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TIS)以及计算机房,还成立了华夏旅游科技开发公司(学科性公司),建设了配套网站——中国旅游科技网。
         在特色班级组建方面,2003年与浙江省香溢酒店集团合作,开设“香溢旅业班”,开展定向招生、实施订单培养。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充分听取企业和学生的意见,确定“1,5+1.5”培养方案,即三年教学时间,一年半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并参加宾馆上岗证书考试,一年半在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实训。香溢企业进行班级命名,设立奖学、奖教金,学生统一着装,企业参与教学,将培养优秀学生和优秀员工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香溢模式”。
        学院还与杭州红星文化大酒店合作,联办“高星级酒店总台服务员培训班”,校企共同设计课程,密切结合高星级酒店总台服务员岗位特点和要求,在在校生中择优选拔学员。红星文化大酒店提供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外语和形象设计培训。
        此外,学院与英国兰开夏大学合作举办“国际酒店管理专业”,积极与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外教学机构合作举办“国际导游和出国领队班”和“高星级酒店经理培训班”,拓宽合作领域,构筑更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和更加优化的校企合作机制。
        (三)切合企业需要,融入职业技术,开展应岗实训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使得旅游企业对旅游人力资源的要求具时段性特征,而这种特征与学校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性相矛盾。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院认为“切合企业需要,融人职业技术,开展应岗实训”是有效解决时间矛盾的一种新途径。在实践中,以当地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为切入点,积极主动谋求互利合作。金华是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拥有金华国际茶花节、金华国际黄大仙文化旅游节、中国农民旅游节、中国兰花节、义乌中国小商品展销会、永康中国五金科技博览会等重大旅游会展,而且是周期性会展。会展期间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适用人才。按照“淡季培训、旺季上岗”的运作思路,学院主动与会展举办及接待方联系,利用旅游淡季提前对管理与服务人员(教师和在校学生)进行针对性培训,企业对这种针对性培训有较高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够获得参加重大会展的机会得到实际锻炼。会展期间,学院为金华国际茶花节专门制作了《金华市英语导游图》,既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服务能力,又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现在学院基本上采取新生入学后就根据自愿选择专业方向,然后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进人当地 (金华市)旅游企业实习基地,旅游企业将安排职业培训师资和岗位。
        “金华人游金华大学”项目是在金华南国旅行社大力支持下开展起来的。由企业负责组织客源,由旅游学院负责导游服务。旅游学院的学生参与了此项目的导游服务工作。学生在演练与实际带团过程中,不仅从语言、仪态、导游词讲解等方面训练了导游技能,而且加强了心理承受、应变、决策能力,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金华人游金华大学”项目将有关要素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实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时俱进、相得益彰的功效。学院坚持务实、高效的全新理念,牢固树立“校园就是景点、对象就是游客、技能就是目标、教学就是演练、满意就是质量”的标准,努力强化学生的导游服务规范和礼仪,特别强调系统化训练和学生的自我培养。
        在教学中,逐步实施和不断优化“服务平台+功能模块+技能演练”系统化教学培养方案。“服务平台”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功能模块”即专业课和职业技能课;“技能演练”是指全真实习与实训。技能演练中,特别强调循序渐进,以“三套节目训练”(三个故事、三个笑话和三首歌曲)为抓手和切入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中心和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直接对客服务”为标准和着力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努力将职业技能培养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使教学方式逐步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整个教学过程,学院紧紧围绕职业目标,让每个学生努力拥有一技之长。
        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随着市场的变化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精细化。目前,国际导游人才普遍紧缺。为此,旅游学院积极探索,在“现场导游课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实施了英语版“金华人游金华大学”的全真演练,即用英语进行导游服务、导游讲解和旅游节目表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自主学习方法”和“循环作业方法”。“自主学习方法”是指让学生自主寻找节目、自主翻译文章、自主训练技能。“循环作业方法”是指让学生自己出题目、自己做答案,相互交流、相互协作,轮流作业、不断创新。
        (四)联结无形资产,强化过程管理,合作培养人才
        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基地,是企业的信息传播中心,也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大企业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从实践方面引导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发现价值、转移价值和实现价值是现代营销学的重要理念。联结高校和企业这两个巨大的无形资产非常有意义。
        学院积极探索联结校企无形资产的方式和途径,已经开展班级有偿命名活动,如“香溢旅业班”、“红星高星级宾馆总台服务员班”,正在着手教室和实验室的企业命名,试图通过无形资产联结,使学校、学生和企业多方面获益。除了明显的广告效应外,切实利用企业提供的经费设置奖学金和困难学生补助金,使企业有形投入实现人才培养的无形产出。通过无形资产联结,密切校企关系,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使学生、学校和企业产生广泛的认同感。
        (五)强化职业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扩大辐射效应
        为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学院积极构筑坚实而广泛的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平台。如成立旅游专业学术社团(旅游生态学会、旅游心理学会、宾馆学会、导游学会等),在《信息参考报》开辟专栏发表旅游专业师生的文章,成立华夏旅游科技开发公司,开设中国旅游科技网,与时信网络公司合作开设旅游网络电台等,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勤工俭学提供广泛的空间。
        四、成果
        为确保产学研合作效果,学院专门制定了旅游产学研合作计划,并纳入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程序,列入学校考核内容,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旅游专业教师已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各类科研课题30多项,注重开展地方性课题研究,取得了许多有影响的科研成果。高职旅游专业从1998年开始招生,历年考证通过率都在90%以上,不少学生拥有多种上岗证书。 2000年以来,旅游专业一次就业率多在90%以上, 2004年达97.44%。调查显示,目前学院毕业生中担任旅游企业副总经理或者部门负责人的已达到20%以上,首届2001届毕业生现在大都成为企业骨干。
    (本文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招标课题《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徐东,谷士文.关于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五点思考 [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3).
    [2]刘启娴.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宗尧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4]温景文.校企合作办学的认识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2,(1).
    [5]张炼,刘平.产学合作教育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3:,2000.
    [6]王思敬.产学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